目录
心路
文学与人生尧山壁;1+61
造型
一盏明月寄相思张玉;6-7+61
画牛背后的故事朱迅;8-11
人物
翰墨丹青书五彩丁爱萍;12-13
笔境兼蓄赋新异李百军;14-16
根植传统 软硬齐修张春华;17-19
品味
心会神融 逸情秀骨侯绪章;20-21+61
书坛老将任志刚:百米长卷缅伟人潘洪伟;22-23+61
画中情郭飞凤;24-26
淡墨澡雪 浓笔画竹王光龙;27-29
意中流水远,愁外旧山青熊静;30-32
见识
常秦——书法的道家意味朱新忠;33-35+61
黑白融理趣 焦墨写人生魏泽民;36-39+61
终极纯净的世外桃源李帮汇;40-41+161
蹈虚揖影石军良;42-45
创作
我的家风“四句”诀时金林;52
泪雨(外二首)韦秀观;53
我以为秋天忘记了过去(组诗)邬耀仿;54-55
初春(外二首)俞昊杰;56
一渡河(外一首)谷雷;57
陈思胜诗歌二首陈思胜;58-59
登浮云山(外二首)郭宗社;60
评论
奥尼尔《毛猿》的喜剧与人的悲剧刘辰;62-63
创伤叙事的疗救与温情——论《追风筝的人》中阿米尔的创伤及其修复吕婉;64-65
《大都会》里的女性空间叙事解读谈清妍;66-67
川端康成《睡美人》的生命意识陈宇星;68-69
《疾病解说者》的食物叙事与身份认同林妮斯;70-71
《幽灵之家》的女性意识赏析付彩艳;72-74
从荒寒诗看陆游对柳宗元《江雪》的接受蒲小莉;75-77
浅谈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意象运用文艺菲;78-81
论《左传》的辞令之美刘梅;82-83
一样花开香不同林惠琴;84-85
从《幻灭》中的时代女性看“五四”女性解放的失败成燕;86-87
赵延年《祝福》插图中的女性主义——“以人为本”的女性主义林高晖;88-89
钱钟书《围城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林才钧;90-91
存在之疼——贾平凹小说《极花》的存在主义解读秦勤;李波;92-93
论当下在线批评的缺失——以辛夷坞网络小说《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》的在线批评为例宋红梅;94-95
真实写照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”经典之作——舞剧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剖析杨婷婷;刘书涵;96-97
从沪剧《罗汉钱》看赵树理小说戏剧改编的特点许建;98-101
爱是灵魂的花朵——试评郭卿的爱情诗王立世;104-106
研究
董其昌与云居寺“宝藏”翟杜鹃;107-111
卫氏家族书法思想对后世书坛的影响孙华昱;112-113
高校后印象主义艺术风格对油画创作的影响王家利;郑必颖;王明媚;114-115
浅谈人物画的造型与笔墨关系闫超杰;邓益民;116-117
倪瓒“一河两岸”式构图研究张霁月;118
浅谈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柳亭舫;119
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赏论田茹;120
莫扎特小提琴作品演奏技巧以及艺术欣赏刘顺炜;121
品茗——元明文人茶画中的精神世界陶林琛;122-123
研究闽台民间美术的意义和方法张紫萌;124-125
试论研究闽台民间美术的意义和方法许文鹏;126-127
“天情”视野下的庄子情论李峰;128-129
论墨子“背周道而用夏政”代京瑞;130-133
基于“无极”思维的哲学与科学基本原理一致性的论述马乾天;134-135
孔子仁学思想的现代实践方法探析何江玲;136-137
叔本华、王国维艺术天才观比较陈欢;138-139
老子人生哲学新释种孙锋;140-142
海南方言的发展困境和对策黄跃艺;蔡贝贝;诸葛莹莹;龚韶;143-145
网络语境下语气词“哈”的使用情况分析游璐;146-149
“在于”的词汇化李静怡;150-151
国学文化的创意推广思考——以《诗经》的创意设计为例刘洋;龙志泉;152-153
比较文学视阈下的李商隐诗心探微刘嘉娟;154-155
刊印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《太上说天妃救苦灵验经》卷头插图解析赵璟宁;156-157
试论传统戏曲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乔亚茹;158-159
关于我们
2
王共志先生作品
王共志;162